[麻辣新舆情] 南部县太霞乡群众疾呼:私家车变成客车,绵阳德阳班车何时通?
10小时前
時代傳媒號
麻辣社区
连日来,四川南充市南部县太霞乡(含原西河乡)多位网友连续反映,该地区多年来一直缺乏直达绵阳、德阳方向的合法客运班车,导致当地群众出行面临重重困难、安全隐患突出,呼吁相关部门切实解决百姓“出行难”问题。
据了解,太霞乡及原西河乡地处南部县最偏远的升钟湖库区范围。由于没有直达班线,居民前往绵阳、德阳方向,需先乘车至大坪镇等地转车。然而,据群众反映,下午四点半后,从大坪返回太霞、西河区域的合法交通工具基本停运,乘客被迫选择费用高昂的摩托车(约40元)或私人包车(高达100元),甚至存在客车司机私下联系“黑车”转运的情况。这些非正规运输方式不仅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更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针对群众诉求,南部县交通运输局此前曾作出回复,提及了区域内“小黄车”(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营情况以及大坪至成都的定制班线。但当地群众对回复内容提出了多项质疑:首先,指出“小黄车”并非全天候稳定运行,傍晚后基本无车可达太霞、西河,所谓“花费五至十元即可到达”与现实不符;其次,质疑将途经盐亭上高速、方向不同的大坪至成都班线,与通往绵阳、德阳的出行需求混为一谈,逻辑上存在偏差;再者,明确要求交通局说明,若大坪片区的客运班线涵盖太霞、西河,为何大坪至绵阳的班车不能延伸服务至此地,以解决直达问题。
此外,群众对交通局关于“农村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外出概率小”的研判表示强烈不满,指出留守群体恰恰是依赖公共交通进城看病、探亲、与家人团聚的主要人群,其出行需求真实而迫切。同时,群众质疑交通管理未能根据实际情况优化现有班线,并追问2024年曾有企业申报该班线却被拒绝审批的具体理由。
目前,太霞、西河地区群众迫切希望相关部门能走出办公室,深入实地调研,倾听百姓心声,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优化区域客运网络,结束长期依赖“黑车”的危险出行局面,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经济的出行环境。本网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文字整理/杨波 孟迪)
炬光·觀察 | “办公室调研”解不了“出行困局”
南部县太霞乡及原西河乡群众反映的“出行难”问题,不仅暴露了偏远地区公共交通服务的短板,更折射出部分职能部门工作作风不实、脱离群众的问题。交通局的“纸上回复”与群众的“切肤之痛”形成鲜明对比,值得深思。
群众出行,事虽小,却关乎民生福祉与社会和谐。太霞、西河地处偏远,居民以留守老人、儿童为主,他们收入有限,行动能力相对较弱,对安全、可靠、廉价的公共交通依赖度更高。当正规客运服务缺位,他们被迫选择价格高昂且毫无安全保障的“黑车”、摩的,这不仅是出行不便,更是生命财产安全被置于险境。交通管理部门一句“外出概率小”的轻率结论,无疑是对这部分群体最基本出行权利的漠视。
面对群众的质疑和诉求,相关部门的回复显得苍白无力。将方向不同的班线生拉硬扯作为已提供服务的证明,对“小黄车”实际运营情况的描述与群众现实体验大相径庭,对历史申报记录含糊其辞……这种基于“办公室想象”而非“田野调查”的回应,如何能精准把脉民生痛点?又如何能制定出符合实际、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当前,城乡客运市场确实面临冲击和挑战,但这绝不能成为公共服务缩水、管理懒政的借口。恰恰相反,越是客源分散、运营困难的偏远地区,越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规划、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甚至适度补贴,引导和保障基本公共客运服务的供给。是优化现有线路,是鼓励合规的定制客运,还是引入更适合农村需求的小型化、灵活化客运模式,需要的是深入一线的调研和敢于担当的作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希望南部县交通管理部门能够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下“办公室调研”的惯性,走进乡村,聆听民声,摸清实情,以问题为导向,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商讨解决之道。只有当太霞、西河的群众能够安全、便捷、安心地走出大山,相关部门的履职答卷才能算得上合格。□ 童铃(传媒人)
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