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电动车主可以卖电给国家赚钱了?成都经信局这样回应
昨天 17:14
呼声编辑1
麻辣社区
近期部分电动车车主在社交媒体“炫耀”,薅到了国家的大羊毛——把电动车的电放出来卖给国家电网,赚取补贴! 成都市高新区一网民在麻辣社区“群众呼声-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发帖询问,成都是否会推行该政策。成都经信局回复,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车网互动相关政策。 >>车主发帖:成都车主也想薅羊毛 该网民在留言中写道,国家电网推出的“e齐放电 聚能未来”车网互动集中放电活动已在多个城市试点。电动车主们将电车变成城市“巨型移动充电宝”,通过V2G充放电桩在负荷高峰时向电网放电,将车上的电卖给国家电网,既能一定程度缓解当地用电紧张,平衡电力供应,还能领取补贴。比如深圳、广州等城市会补1-2元钱收电,有些时段甚至会按照4-5块钱/每度收电;常州9月22日起就按照4块钱/度收电,该网民算了一笔账:“常州的充电站如果在电价谷底充电,按4块的放电价,能挣3块多钱/度的差价。” 据悉,202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将上海、常州、杭州、合肥等9个城市纳入首批试点,标志着我国车网互动正从探索示范到规模化应用试点。电动车主所谓“薅国家羊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利用峰谷电价差额获得收益,二是国家电网给予额外补贴。 “截至2024年6月底,成都的汽车保有量超600万辆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车占比也越来越高。”发帖网民写道。他期待成都能够推行车主放电补贴政策。 >>网民担忧:频繁充放恐加快电池损耗 “频繁充放是否会加快电池损耗?”“通过峰谷价差获得的收益与电池损耗等成本是否划算?”……多名网民跟帖表达了相似的担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能源行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永东曾接受媒体采访时算账,大部分私家车每年充电频率在50—100次,动力电池设计寿命平均在2000—3000次。按照车辆10年使用周期测算,新能源汽车在使用周期内仍有较大空间的电池充放电次数参与车网互动。 针对车主的收益问题,试点城市杭州的国网供电公司人员做了一个大致估算,“假设居民用户每天放电14千瓦时,按全年驾车出行300天计算,放电收入约4700元。扣除充电成本及10%左右的充放电损耗,纯收益近3000元。” >>单位回应:成都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 成都市经信局于10月21日作出回复。 回复称: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研究和推进车网互动相关的充放电政策与试点应用工作。后续具体的示范站点布局、建设规划及相关补贴政策,将在方案成熟确定后,通过官方渠道统一向社会公布。请您持续关注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方网站所发布的相关信息,以便及时获取最准确的官方通知。(川网传媒·麻辣社区 记者:杨小婕 实习记者:吕月菲)原帖:很多城市的电动车车主可以卖电给国家电网赚钱了!成都会跟进么[已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