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热点·评论=======
广安壹品体育疑似跑路,上演免租噱头下的罗生门,谁在为预付式陷阱背书? 谢歌说事
广安“一品天下壹品体育”突然关门了?近日网友在麻辣社区论坛发帖称,8月15日下午,孩子在广安一家名为“壹品体育”的游乐场去游泳遇到没开门。现场很多人都坐在壹品体育门市外,后来才知道未联系上老板, 而在此地的不止有学员、家长、还有教练都围在门口要工资。↓↓↓
此前,壹品体育店没出任何告知通知就跑路了。据知情人士称,此前,很多人都是缴了很多钱的,当时报名的时候就对此产生疑惑问,会不会一半跑路?而该店销售说不会,并表示他们是政府扶持免五年的租金,若顾客不信可以咨询相关部门。 在半信半疑之下,一些家长就报名了,有的缴了两千多元给壹品体育,结果从使用到现在才一个多月,该店就关门了。市民报警后,派出所联系了企业法人,现场才贴出了停业整改通知。
不禁要问:既然该企业的资质验收都没过,又是怎么开业的呢? 相关监管部门在哪里呢?物业呢?开发商呢?他会退款吗?受害的老百姓的钱呢?该找谁负责?而且,在广安,近年来像这样的企业老板收钱后跑路的情况已发生多起,都未能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根源又在哪里呢?
广安壹品体育疑似跑路,上演免租噱头下的罗生门,谁在为预付式陷阱背书?
当广安壹品体育的卷帘门落下,门内是未退的预付款,门外是茫然的家长和讨薪的教练。这场仅持续一个多月的体育狂欢,终究以最难看的方式落幕,而背后暴露的,是广安预付式消费领域早已溃烂的脓疮。
“政府扶持免五年租金,放心报名!”销售当初拍着胸脯的承诺犹在耳畔,如今却成了最讽刺的场景。家长们半信半疑交钱时,或许从未想过,这官方背书般的话术,竟只是骗子精心编织的诱饵。当“免租金”被包装成“零风险”的保证,宣传所谓“政府扶持”被曲解为“不会跑路”的承诺,消费者的信任就成了商家敛财的工具。更吊诡的是,这句足以影响消费决策的关键话术,事后竟无人对此负责。是销售个人信口雌黄,还是企业有意为之?相关部门是否曾对这类“借政府名义营销”的行为有过监管?
其实,比虚假宣传更令人愤怒的,是资质与开业的悖论。既然企业资质验收未过,为何能堂而皇之地开门纳客、收取费用?这背后是审批流程的形同虚设,还是日常监管的严重缺位?监管部门的后知后觉在此刻显得格外刺眼:当家长们带着孩子兴冲冲报名时,监管的“千里眼”在哪里?当企业违规收费一个多月时,执法的顺风耳又在听什么?直到老板失联、群体维权,才由某执法部出面联系法人,这样的马后炮式监管,不过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二次伤害。
广安近年来“收钱跑路”事件频发却屡禁不止,这绝非偶然。当第一个跑路者未受严惩,当预付资金缺乏有效监管,当消费者维权成本高如登天,“跑路”便成了某些商家的习惯操作。他们算准了监管的滞后性,赌定了维权的分散性,更吃准了惩处的轻微性。于是,在广安消费市场,“换个马甲再开张”就成了行业潜规则,而普通消费者只能在一次次血本无归中学会不再相信。
物业说“只管收租不管经营”,开发商称“与己无关”,监管部门表示“正在调查”,皮球踢得行云流水,唯独受害的老百姓被晾在原地。那些两千多元的预付款,对商家而言或许只是数字,但对普通家庭来说,可能是孩子一个月的培训费,是家长几天的血汗钱。当消费者的合理诉求被层层推诿,违法成本远低于违法收益,所谓的“市场秩序”不过是弱者的枷锁。
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也愿意相信,在广安,预付式消费不是法外之地,所谓“政府扶持”更不能成为骗子的免罪金牌。根治跑路顽疾,既需堵住资质审批的漏洞,让无资质开业无处遁形,更需建立预付资金监管制度,将商家的“敛财池”装进保险箱,尤其要严惩借政府名义虚假宣传的行为,让“背书式谎言”付出代价。否则,今日的壹品体育,只会是明日更多“贰品”“叁品”跑路的预演,而消费者的信任,也会在一次次失望中消磨殆尽。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