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格力空调莫光给大众制冷,还该给董明珠大脑除霜
昨天 16:38
谢歌说事
麻辣社区
格力空调莫光给大众制冷,还该给董明珠大脑除霜 谢歌说事
71岁高龄的董明珠最近似乎解锁了新身份?一边卖着“玫瑰空调”里的岁月静好,一边在直播间化身“民间国安局局长”,张口闭口“海归是间谍”。这魔幻剧情让人恍惚。忍不住想问,董小姐究竟是格力的董事长,还是横店抗日神剧里客串的谍战专家?
企业家谈技术安全本无可厚非,但硬把防范风险演成全民抓特务的商战烂梗,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按董小姐的逻辑,格力手机业务失败是因为海归工程师偷图纸?空调压缩机技术突破是因为本土员工忠诚度高?若真如此,建议格力研发中心门口挂块“海归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再给每位员工发本《朝阳群众反间谍手册》,岂不比砸钱搞研发更高效?
其实叫我说的话,跨界破案,企业家的民粹口水远比间谍更危险。董小姐的“间谍论”堪称当代商业奇观,一个连手机市场都攻不下的企业家,竟有勇气指导国家安全工作?这好比让煎饼摊老板点评核反应堆设计,勇气可嘉,专业全无。更讽刺的是,当华为用5G专利征服世界时,任正非说“美国大学不给我们培养人才,我们自己培养”;而董小姐忙着给海归贴标签时,格力的海外营收占比还不到美的的一半。那么,究竟谁在引狼入室,谁在闭门造车?数据可是比口号诚实得多。
董大姐的这套碰瓷式爱国营销,本质是把企业管理无能的黑锅甩给境外势力。手机卖不动?定是海归派里混进了间谍?直播带货翻车,必是竞争对手派卧底带节奏?照此逻辑,建议董小姐下次开发布会时穿防弹衣上台,因为按她的“有罪推定”法则,台下观众里可能藏着八百个“行走的50万”。
专业的事,还是该交给不卖空调的人去干。真正的反间谍工作,是国安部门在实验室里分析代码漏洞,在数据链中追踪异常流量,在跨境合作中建立防火墙。这些既不靠直播间喊麦,也不靠给员工发忠诚度奖状。董小姐若真忧国忧民,不如先解释为何格力掌握核心科技都三十年了,可造出的智能装备还要靠日本的电机撑场面?与其怀疑海归偷图纸,不如反思自家研究院为何留不住顶尖人才。就连孟羽童出走后当网红都赚得比格力高管多,这“间谍”当得也未免太不专业。当董小姐痛斥“海归威胁”时,中国航天团队里麻省理工的博士或许正在调试探月工程,比亚迪电池实验室里斯坦福归来的科学家也在攻克固态电解质,倘若这些“潜在间谍”若能听见格力董事长的宏论,恐怕只会冷笑一声:“阿姨,您这格力空调的制冷效果不错,但你的脑子也该除除霜了?”
说了不下一百回,爱国不是生意,安全也不是段子,抓间谍,也根本不需要董明珠。董明珠的反间谍脱口秀,暴露出某些企业家在创新乏力时的终极绝招,那就是,把市场竞争的失败,包装成保家卫国的悲情戏。但消费者不是傻子,当董明珠的店开始贩卖民粹牌空调,核心技术沦为直播间口水战的背景板,格力的“明珠”恐怕早已蒙尘。
最后,友情提示董大姐,您若真抓到一个间谍,请务必联系国安局,因为格力手机拍不清犯罪现场,玫瑰空调也吹不散阴谋迷雾。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不卖空调的人干吧!格力掌门跨界当侦探,商战烂梗再烂也别去碰瓷国家安全。碰多了,笑话就多了,就像王自如的笑话,同样也带给了你,尽管那个时候的你,已经69岁高龄,也俨然一位怀春少女,含情脉脉。只是后来,你似乎从他的身上发现了什么,才终于止住了你差点荡漾着就要外溢的温情。
格力空调莫光是想着给大众制冷,还该给董明珠的大脑除霜。